立即下载
招商引资“引活水” 乡村实业“兴家门”——箱包车间里的“振兴经”
2025-05-26 15:49:19 字号:

招商引资“引活水” 乡村实业“兴家门”——箱包车间里的“振兴经”

箱包车间里的“振兴经”

招商引资“引活水” 乡村实业“兴家门”  

辰溪让1.2万村民端稳“家门口饭碗”

辰溪融媒5月26日讯(通讯员 王润菁 刘凯)五月,修溪镇龚家湾村箱包车间里,哒哒响着。傅红玉大姐低头忙着组装打包首饰盒,彩纸在她手里翻来翻去,不一会儿就成型一个。车间里十几号人各忙各的,传送带慢悠悠送着半成品,墙上的时钟指着十点半,正是干活的热闹时候。

修溪实践:小乡镇的产业突围战

“以前在东莞打工,现在回家门口上班,每月稳拿4000多块,还可以照顾家里两个老人。”傅红玉的笑容里藏着变迁。作为修溪镇龚家湾村村民,她的返乡故事并非个例。在辰溪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赋能乡村振兴”的战略引领下,修溪镇党委政府锚定箱包产业“劳动密集、技术易普及”的特性,主动对接在外创业的溪口村乡贤刘良,推动总厂落地城南电商产业园,在黄埠、征溪口、龚家湾三村布局生产车间,形成“总部+乡村车间”的发展模式。

图片1.jpg

(修溪镇龚家湾箱包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带着政策上门,带着需求调研。”修溪镇党委副书记邓瑛翻开手机相册,张张照片记录着招商轨迹:赴江浙考察箱包产业链、邀请企业实地踏勘闲置厂房、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创业贴息。这种“保姆式”服务促成投资50万元的箱包项目落地,仅龚家湾村就吸纳60余名村民就业,熟练工月收入突破4000余元。

图片2.jpg

镇党委政府赴浙江安吉县考察茶叶企业

 辰溪答卷: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

修溪镇的“箱包经”,正是辰溪县“一乡一策、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的缩影。近年来,辰溪县委县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乡村振兴“强引擎”,构建“县级统筹、乡镇主战、部门协同”机制:成立县级招商专班,绘制重点产业图谱;设立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对返乡创业项目给予场地租赁、设备购置补贴;搭建“辰溪籍企业家联盟”平台,吸引像刘良这样的乡贤带技术、带订单回乡。

图片3.jpg

修溪镇着力打造“箱包一条街”

数据显示,全县已累计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47家,建成乡村车间128个,带动1.2万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从修溪镇“箱包一条街”到全县产业矩阵,辰溪县正以“主动谋、大胆试、扎实干”的姿态,将招商引资的“活水”引入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

村民账本里的振兴密码

“像他们这样的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在家也没什么事,做这个一天可以挣四十多块钱手工费,”龚家湾村支书龚德胜与记者站在龚大爷家门口掰着指头算收入账。“年轻的动作快的一天可以挣一百多块钱。”乡村车间不仅盘活了闲置劳动力,更催生了“家庭作坊+集中组装”的灵活就业模式——村民领零件回家加工,既不耽误农活儿,又能照顾家里,还能增收致富。

图片4.jpg

龚大爷坐在自己家门口粘贴首饰盒的外壳

“老百姓的笑脸,就是最好的招商名片。”辰溪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介绍,该县正推动“乡村车间”向“乡村工厂”升级,配套建设物流仓储中心、技能培训学校,让产业扎根更牢、带富能力更强。当修溪镇的传送带转动声融入辰溪大地的发展脉动,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编 熊瑶】

(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辰溪融媒APP

作者:王润菁 刘凯

编辑:熊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