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融媒8月4日讯(通讯员 张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究生态意识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协同机制,湘潭大学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仙人湾瑶族乡,开展稻花鱼共生系统可持续发展专题调研。8月3日,社会实践团开启调研的第一站,来到了辰溪县千丘田村—稻鱼米种养示范村。
传承农耕智慧,创新发展模式
作为传统农耕智慧的结晶,稻花鱼养殖模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效应。随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种养模式正在焕发新的生机,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成为乡村发展的关键议题。社会实践团聚焦村民的养殖实践与生态意识,重点考察村民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之道。
深入田间地头 把脉发展难题
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配合下,社会实践团采取多种方式深入调研:一是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村党支部书记关于当地稻花鱼养殖发展情况的详细介绍,强调本次调研对制定本村生态养殖规划的重要意义;二是分组走访,在肖主任和夏主任的带领下,分别对养殖大户和普通农户开展问卷调查;三是实地考察,深入田间地头观察记录稻田生态系统运行状况。
调研启示:机遇与挑战并存 初步调查显示,千丘田村稻鱼共生系统发展态势良好,村民生态保护意识普遍较强。大多数受访村民认为生态保护优先于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多数受访村民肯定这种模式的环境友好性,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面临技术指导不足、市场渠道有限等现实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年轻劳动力外流导致生态保护行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隐忧。这些发现为后续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现实意义:从“知”到“行”,助力生态振兴 走在千丘田村的田埂上,社会实践团员们深刻感受到:生态农业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社会实践团不仅摸清了千丘田村稻鱼共生系统的基本情况,更发现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口:农业参与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团队将继续跟踪研究,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农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责编 熊瑶】
(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辰溪融媒
作者:张遥
编辑:熊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chenxinews.cn/content/646942/96/15178872.html